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道 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網站2月12日報道稱,中國各地陸續迎來“乙類乙管”后首個開學季,近三億師生將大規模集中返校。
報道稱,北京、上海、杭州多所中小學的工作人員介紹,對于學生返校后的防疫工作,學校已在日常健康監測、減少體育課運動強度、加強心理關注等方面做好準備,家長不用過于擔心。
杭州一所民辦中學的工作人員說:“我們學校已正常上課一周了?!彼榻B,雖然現在按照“乙類乙管”對待新冠,社會面疫情也很少,但學校內部還是比較注意校園防疫。學校每日對學生和老師開展健康監測,師生每天早上入校第一件事就是測體溫,如果體溫異常,會安排學校醫務室醫生進一步查看原因,測抗原。
報道稱,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2月6日在北京多所中學和高校調研開學準備工作時指出,開學前要全面摸排師生感染情況,組織有序安全返校,學校要全面開展線下教學活動,合理安排教學進度。
另據臺灣“中央社”2月12日報道,中國多地近日進入新冠病毒感染“乙類乙管”后首個開學季,近三億師生將大規模集中返校。綜合流行病學家及病毒學家的觀點,未來疫情可能會斷斷續續在局部地區出現,學校應盡量避免動輒大規模停課。
報道稱,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指出,隨著國內優化防控策略措施,新冠疫情在未來可能會斷斷續續在局部地區、部分人群、一段時間內發生,出現全國范圍內短時間集中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比較小。
他又指,國內人群總體免疫力處在較高時期,現在全國大規模流行的高峰期已過,全國范圍內感染的風險比較低,未感染過的小孩及老人再發生感染的可能性就比較小。
據報道,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、病毒學專家金冬雁表示,整體上兒童感染新冠后重癥率很低,加上目前這輪疫情已過去,現階段不用過于擔心。
不過,他表示,學校比較容易發生聚集性感染,需加強學生的疫苗接種及健康監測,防止學生將感染風險帶回家傳染老人。
金冬雁表示,校園應精準防疫,盡量避免動輒大規模停課,如果學校出現局部疫情暴發,可要求有病例的班級停課,而不是“一刀切”地全校停課。
報道還稱,一名公衛專家表示,今年不會像前兩年因為疫情而經常大規模停課或居家上網課,但目前疫情并未徹底結束,校園防疫問題依然存在。
據報道,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1月7日發布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》提到,當感染者比重較大時,可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停止線下上課、實施在線教學。
指南提到,除跨地區返校入學確有必要外,高校師生出入校門和校園公共區域不要求提供核酸證明。根據實際需要和當地條件,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開展師生篩檢、輪檢、抽檢等適宜的抗原或核酸檢測,師生出入校門不再提供核酸證明,其他外來人員進入校園須提供核酸或抗原陰性證明。